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时间:2025-09-09 02:02:11
关于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模板汇总7篇

关于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模板汇总7篇

总结是对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使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不如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总结吧。总结一般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师个人工作总结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 反思是指人对自己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本质是一种理解和实践之间的对话,它反映一个人对其身心状况的认识。反思不仅是个人的思想需要,而且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活动,是精神产品的再生产,它包括引起思维的怀疑、踌躇、困惑及心智上的困难等状态,和寻找、搜索和探索的活动,求得解决疑难、处理困惑的办法。通过这一过程,在促进人类自身专业发展的同时,也为创新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人类的进步也是一次次的反思的结果。

新课程强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倡导以“主动、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教学活动是师生双边的活动,它是以教材为中心,教师教的活动和学生学的活动的相互作用,使学生获取数学知识、技能和能力,发展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创新意识,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教育改革中教师是关键,学生是主体。研究表明,教师能力的提高及学生能力的提高,都是在实践的探究中逐步确立。由此可见,教师与学生要想发展,必须要将实践与探究融为一体,使之成为促进师生发展、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而反思则是将二者有效结合,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教师和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都离不开不断地反思这一重要环节。那么做“反思型教师”和“反思型学生”就非常必要了。

教学反思又称为“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教学”与“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教学反思会促使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那么我们怎么做一个“反思型教师”呢?

按教学的进程,我们可将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教学前进行反思,如设计教学方案时,可自我提问:“学生已有哪些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怎样依据有关理论和学生实际设计易于为学生理解的教学方案”,“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会出现哪些情况”,“出现这些情况后如何处理”等,这种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备课时,尽管教师会预备好各种不同的学习方案,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如学生不能按计划时间回答问题,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出现争议等,这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我如何调整教学计划,采取怎样有效的策略与措施”,从而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确保教学过程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教学后的反思——有批判地在行动结束后进行反思,结合各方面的教学信息反馈,对自己前一节或几节课教学行为及效果的分析与思考。分析判断在教学中所确定的教学目标,选择的教学内容,采用的教学形式,及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指导策略是否适宜。这种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

按反思内容,可分为教学理念的反思,教学行为的反思,教学艺术的反思。教学理念的反思——教师可以就其中涉及的教学理论问题进行思考。也可以从教学问题的研究入手,挖掘隐藏在其背后的教学理念方面的种种问题,如:“我以这样的理论为指导的教学是有效的吗?”,“我从中学会了什么”等;教学行为的反思——教师既可以对课堂教学行为作出技术分析,也可以围绕案例中体现的教学策略进行思考如:“教学中是否出现了令自己惊喜的亮点环节,这个亮点环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哪些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改进?”等;教学艺术的反思——“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而科学、有效的反思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遗憾。教师可以通过自我反省,收集各种教学“病历”,然后归类分析,找出典型“病历”,并对“病理”进行分析,重点讨论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各种教学观念,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该公式体现了教师成长过程应该是一个总结经验、捕捉问题、反思实践的过程。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全面、主动的发展为目的,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发展,突出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增进理解和应用。“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弗洛登塔尔),反思性学习是将学习作为一种活动来进行理解和分析,是在教师的引导或帮助下,由学生主体把要学的知识去发展或再创造的过程;可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有目标、有策略的主体行为;可使学习成为探索性、研究性的活动,有利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个人体验,提高个人的创造力。所以反思性学习方式是学生得到发展的重要环节。那么如何培养“反思型学生”呢?

1、帮助学生培养反思习惯。

让学生坚持经常反思,我们教师在反思的同时就要坚持经常引导学生这样做。引导学生反思生活中的任何事,如:可以引导学生在交流中形成反思性学习习惯。课堂是一个小型的教学共同体,它应当成为师生交流思想的场所。通过交流,启发学生思维和反思,促使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变换课堂教学的空间形式,将学生按男、女生比例、认知水平、学习态度、个性心理等,分成十个小组。每组选一名组长,按要求程序去操作,布置课前预习,提出要求,看书回答问题,组内循环检查与议论,并确定中心发言人,向全班交流学习结果。在教学交流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因果设问、比较设问、变化设问、正误设问、转化设问”等方法来引导反思,营造探求、反思的交流氛围。使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反思与推理,以使达到理性交流层次。除了学习方面,还要经常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对自已做的某件事情、及对某物的认识等进行反思。注意从三维的角度来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从而使其尽快形成反思的习惯。

2、指导学生掌握反思的方法。

课堂教学是开展反思性学习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进行反思性的学习。学生的实践反思,可以是对自身的认识进行反思,如,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及课堂中的内容,都可引导学生多问一些为什么?;也可以是联系他人的实践,引发对自已的行为的比较反省,我们可以多引导学生进行同类比较,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也可以是对生活中的一种现象,或是周围的一种思潮的分析评价,如:有一段时间,班里兴起了“假牙风”,很多学生都买了一种玩具叫“怪兽假牙 ……此处隐藏4066个字……刚刚从大学毕业出来的,教学经验还不足,既然学校把重任交给了我,我当然还是努力承担并把它一定要做好,所以我根据自己所学的经验一边探索一边编写,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终于编写完成。在每个星期二和五都花一个多小时辅导有潜力的学生学习这门课程,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新的学期里我将继续保留成功点并不断改进自编教材,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争取有新的突破。

三、学校工作

我严格要求自己,工作实干,并能完成学校给予的各项任务。由于我们是信息技术教师,这个特殊的职业决定了我们必须还有很多的学校工作要做,我服从党和学校领导的安排,兢兢业业,主要完成了学校电脑的维护,全体师生的床位卡、胸卡等的排版和打印,还完成了学校的种类成绩统计和打印,并完成了学校领导安排的所有任务。在以后的工作,我将一如既往,脚踏实地,我会更加积极地配合学校领导完成各项任务,为学校的美好明天更加努力。

四、考勤方面

我在做好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处理好学校工作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一个学期里没有缺席过一次,晚上也是坚持天天加班,一边完成学校的各项任务,一边准备教材和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在新学期中,我应更加勤恳,为学校作更多的事,自己更加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使自己的业务水平更上一层楼。

五、主要成绩

在这一学期里,作为刚参加工作的新老师,应该说我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的,第一学期信息技术参加了苏州市统考统批,成绩还是喜人的,平均分为84。2分,名列全市第二;参加了吴江市首届信息技术课件比赛,作品《计算机的组成》获得了三等奖;在XX年吴江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论文评比中,《江苏省中学信息技术教材改革之我见》获得了三等奖;在XX年中小学网络科普小报制作竞赛中,辅导学生张心怡的作品《小桥流水人家》获得了初中组三等奖;《科技发展和理论发展之矛盾》和《初登讲台两个月的心情》在我校XX年校刊上刊登。在以后的教学和学习中我会更加努力。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6

这一学期我担任七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在这同时,我幸运的接触到了一位优秀的有着多年丰富教学经验的师傅---于老师,于老师给了我很多宝贵的经验和语文学习的方法,可以说是倾囊相授,我自己从中收获了一些体会:

一、设计好教学导语。

导语是新课的引子,是教学一篇新课文的开场白,一段精彩的导语是一节课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导语设计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那如何才能设计好课堂教学的导语呢?

1、根据不同课文类型设计不同的形式,设计时并要围绕教学内容,学习目标来构思,突出教学重点,避免华而不实,偏离课堂教学的主题,让学生茫然不知所云。

2、注意简明、概括。导语应力求做到以少胜多,言简意赅,用一段简明的导语,抓住课文内涵的要点实质和学习材料的核心内容,有利于概括教学的主要内容,使学生轻松掌握有关知识。

3、要生动、有感染力20xx年度初中语文教师个人工作总结20xx年度初中语文教师个人工作总结。充满色彩的生动的导语,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能感染学生,调动学生去领略课文的风采,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二、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气氛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其知识,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震憾作用,是影响学生情感、制约课堂气氛的关键要素。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要“严”不能放任自流。当然,“严”也不能严得过度,以免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压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有“激情”,教师每上一堂课前应以满腔热情的积极状态,将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心随着教师的情感而奔腾澎湃。只要我们从内心深处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和爱护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从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良好的课堂气氛自会形成,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

1、要培养学生发现美的意识

米开朗基罗在被视为平常的大理石中发现“大卫”,牛顿在苹果落地后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卞和在执著信(20xx年乡镇工作总结报告)念中发现和氏璧。要想让学生能发现美,除非培养他们善于观察的眼睛

“一花一世界,一鸟一天堂”,运用自己眼睛感知生活中真善美20xx年度初中语文教师个人工作总结工作总结。这里有母亲的呵护,朋友的问候,老师的关心,一丝一缕中都寓含浓浓深情。

朱自清在《背影》中发现浓浓的父爱,冰心在《繁星》《春水》中感受到爱的温馨。

要从身边琐碎生活小事中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感知美。从花的香、草的绿中体味自然,从阳光的明媚感受到生活的快活,从绚丽多彩中感受到生命的丰富。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7

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战斗在教学第一线,曾担任小学数学教学和班主任工作。自任现职以来,我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为人师表。工作中既教书又育人,多年来深受学生的欢迎,深得家长的好评。对工作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能做到出全勤、干满点,任劳任怨,从不计个人得失,服从领导,听从分配。时时处处以身作则,模范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时刻注意加强业务学习,努力进取,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探索教改新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鼓励创新精神。积极参加进修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

在教学工作中,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做到“六认真”。以教学大纲为依据,认真钻研教材,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上好每一节课。对优、中、差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从讲到练,习题设计实行梯度化,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师生关系更融洽,使学生从督促学到自觉学。备课时,在弄懂、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注意拓宽、加深,以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一如继往,运用自己积累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经验,认真对待和管理学生,耐心细致地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指引他们走上正确的自我发展的道路。作为班主任,我知道要取得学生的信服,光有细致的思想工作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要在课堂上用知识去征服他们。因此,我认真进行业务学习,将自已的专业知识进一步加宽、加深,积极参加关于有关新课改的继续教育学习,参加校内外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努力提高自已的讲课艺术和授课水平。结合所教学生特点,以教好学生为核心,大胆尝试各种教育教学方法,从知识上来吸引学生,确实学到一技之长。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备好每一节课,课堂上紧密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注重联系实际,设疑解疑,讲究说话的风趣,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并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20xx年我撰写的《小学生学数学兴趣的培养》论文发表在《科学教育论坛》(中)并获奖,20xx年9月由于教学成绩突出,于九月份被评为“旗级优秀教师”。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

《关于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模板汇总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